約翰鮑爾比傳(1907-1990)

約翰鮑爾比是一位英國心理學家和心理分析師,他相信幼兒時期的依戀在後來的發展和心理功能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他的工作,連同心理學家瑪麗安斯沃思的工作,為依戀理論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鮑爾比認為,孩子出生時具有生物學編程傾向,尋求並接近依戀數字。

這提供了養育和舒適,但它也有助於孩子的生存。 靠近看護者可以確保孩子的需求得到滿足,並保護他們免受環境中的危險。

約翰鮑爾比是最有名的

生與死

1907年2月27日 - 1990年9月2日

早年

愛德華約翰莫斯廷鮑爾比出生於倫敦,出生於上中產階級家庭。 相信過多的父母親情和關注會傷害孩子,他的父母每天只與他一起度過少量時間。 七歲時,他被送到寄宿學校,後來他形容為一種創傷性的經歷。

鮑爾比繼續參加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在那裡他學習心理學,並花時間與犯罪兒童合作。 從劍橋畢業後,鮑爾比志願在學校獲得經驗並考慮他的職業目標。

他在兩所失學兒童學校的工作為他的未來鋪平了道路,並激勵他成為一名兒童精神病學家

然後,他在大學醫院學習醫學,然後在莫茲利醫院精神病學。 在此期間,鮑爾比還在英國精神分析研究所學習,最初受到梅蘭妮克萊因工作的影響。

他最終對克萊恩的方法感到不滿,認為它過於關注兒童的幻想,並且不夠關注環境中的事件,包括父母和照顧者的影響。

在1937年成為心理分析師後,他在二戰期間曾在皇家陸軍醫療隊服役。

1938年,他娶了一個名叫烏蘇拉朗弗斯塔的女人,他們有四個孩子。 一旦戰爭結束,鮑爾比成為塔維斯托克診所的主任,並於1950年成為世界衛生組織的心理健康顧問。

職業和理論

鮑爾比早期與孩子們的工作使他對兒童發展課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他對與照顧者分離如何影響兒童特別感興趣。 在研究了這個主題一段時間之後,他開始發展他關於依戀對兒童發展重要性的想法。

1949年,世界衛生組織委託鮑爾比撰寫關於歐洲無家可歸兒童心理健康的報告。 1951年,由此產生的孕產婦護理和心理健康工作發表。 其中他寫道:“......嬰幼兒應該與他的母親(或永久的母親替代品)經歷一種溫暖,親密和持續的關係,在這種關係中,雙方都感到滿意和愉快。”

在有影響力的報告發表後,鮑爾比繼續發展他的依戀理論。

鮑爾比吸引了許多學科,包括認知科學, 發展心理學 ,進化生物學和行為學。 由此產生的理論表明,兒童與他們的照顧者形成的最早的債​​券在整個生命中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鮑爾比已經接受過心理分析師的培訓,就像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一樣 ,他相信生命中最早的經歷對發展產生了持久的影響。 根據Bowlby的說法,依戀也可以使嬰兒接近母親,從而提高孩子的生存機會。

他建議母親和嬰兒都已經形成了對接近的天生需求。 通過保持這種親密關係,嬰兒更有可能得到他們需要的照顧和保護,以確保他們的生存。

鮑爾比還受到康拉德洛倫茨的工作的影響,他表明,依戀既是天生的,也是生存的助手。 在Lorenz著名的1935年關於印記的研究中,他能夠證明在孵化後的某個關鍵時期內,幼鵝會在環境中的附著圖上印記。 洛倫茲甚至能夠讓新孵化的鵝在他身上留下印記,並將他視為“母親”的形象。 這表明,不僅依戀是先天的,而且還有一個關鍵時期,在這段時期內,依戀關係的形成是可能的。 洛倫茲的研究發現,經過一段時間(鵝約有32小時)後,附著不太可能發生。

Bowlby的依戀理論的核心主題是,對母親的需求和回應能夠建立一種安全感。 寶寶知道照顧者是可靠的,這為孩子創造一個安全的基地,然後探索世界。

依戀理論

Bowlby將依戀定義為“人類之間持久的心理聯繫”。他的行為依戀理論認為,嬰兒有天生的需要與看護者形成依戀關係,這是一種進化的反應,可以提高孩子的生存機會。出生時有許多行為,比如哭泣和咕咕咕咕咕咕咕,而且看護人員是通過生物學編程對這些信號作出反應並照顧到孩子的需求。

雖然母親常常將這種角色作為主要照顧者和依戀數字,但Bowlby確實認為嬰兒可以與其他人形成這種聯繫。 附著紐帶的形成提供了舒適,安全和營養,但Bowlby指出,餵食本身並不是此依戀的基礎或目的。

當依戀數字可用且可靠時,孩子會在世界中建立起一種信任感。 此時,孩子可以依靠護理人員作為探索世界的安全基地。

鮑爾比還建議,在一系列階段形成依戀:

對心理學的貢獻

約翰鮑爾比關於依戀和兒童發展的研究給心理學,教育,兒童保育和育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研究人員將他的研究擴展到開發臨床治療技術和預防策略。 他的工作也影響了其他著名心理學家,包括他的同事瑪麗安斯沃思 ,他也為依戀理論做出了重大貢獻。

2002年在“普通心理學評論”上發表的心理學家調查中,鮑爾比被評為20世紀最常被引用的49位心理學家。

John Bowlby選定的出版物

Bowlby,J。(1946)。 孕產婦護理和心理健康。 日內瓦:世界衛生組織。

Bowlby,J。(1958)。 孩子與母親打結的本質。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39,1-23。

Bowlby,J。(1968)。 附件和損失,卷。 1:附件 。 紐約:基礎書籍。

Bowlby,J。(1973)。 附件和損失,卷。 2:分離,焦慮和憤怒。 倫敦:企鵝書。

Bowlby,J。(1980)。 附件和損失,卷。 3:失落:悲傷和抑鬱。 紐約:基礎書籍。

>來源

Bowlby,J。兒童與他母親的關係。 國際精神分析雜誌。 1958; 39: 350-371。

Bowlby J. 附件。 附件和損失:卷。 1.損失。 紐約:基礎書籍; 1969年。

Bretheron,I.(1992)。 依戀理論的起源:約翰鮑爾比和瑪麗安斯沃思。 發展心理學。 1992; 28: 759-775。

Haggbloom,SJ,Warnick,JE,Jones,VK,Yarbrough,GL,Russell,TM,Borecky,CM,McGahhey,R .... Monte,E.20世紀100位最傑出的心理學家。 綜合心理學評論。 2002; 6(2):139-152。 DOI:10.1037 / 1089-2680.6.2.139。

霍姆斯, 約翰鮑爾比和依戀理論。 倫敦:Routledge; 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