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中的效果規律

愛德華·桑德里克Edward Thorndike)制定的效果原則法則表明,滿意度緊隨其後的回應將會與情況緊密相連,因此在情況重複時更容易再次出現。 反過來說,如果情況跟不上,與情況的關係就會變得更弱,並且在情況重複時,反應的行為不太可能發生。

想像一下,你有一天會很早就到達工作崗位。 你的老闆注意並讚美你的勤奮。 讚美讓你感覺很好,所以它強化了行為。 你開始每天早點出頭工作,繼續接受老闆的嘉獎。 由於行為帶來了令人滿意的後果,因此行動在未來更有可能重演。

效果法如何發現?

雖然我們經常將後果導致行為改變的想法與操作性調節和BF斯金納的過程聯繫起來 ,但這個概念源於心理學家愛德華索恩迪克的早期工作。 在他的實驗中,桑代克利用所謂的拼圖箱來研究動物如何學習。 這些箱子是封閉的,但包含一個小槓桿,當被按下時,會讓動物逃跑。

Thorndike會將一隻貓放在拼圖盒內,然後將一塊肉放在盒子外面,然後觀察動物逃跑和獲取食物的努力。

他記錄了每隻動物花費多長時間來弄清楚如何從盒子中解脫出來。

最終,貓會按壓槓桿,門會打開,這樣動物就可以獲得獎勵。 儘管第一次按下槓桿只是偶然發生,但貓可能會重複它,因為他們在執行動作後立即收到獎勵。

Thorndike指出,在每次試驗中,貓在開門時變得更快。 因為按下槓桿導致了一個有利的結果,貓在未來更有可能再次表現出這種行為。

Thorndike將此稱為“效應規律”,它表明當滿足遵循一個關聯時,它更可能重複。 如果行動之後出現不利的結果,則不太可能重複。

效果法則有兩個關鍵方面:

  1. 行為立即跟隨有利的後果更可能再次發生。 在我們前面的例子中,由一名主管表揚得到工作的早期表現使得這種行為更有可能重複。
  2. 行為隨之而來的不利後果再次發生的可能性較小。 如果你出現工作遲到並錯過重要會議,你可能不太可能在未來再次出現。 由於您將錯過的會議視為負面結果,因此行為不太可能重複。

效應規律對行為主義的影響規律

桑代克的發現對行為主義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BF Skinner基於他的效應規律的操作性條件理論。

Skinner甚至開發了他自己的一個拼圖盒,他稱之為操作性調節室(也稱為Skinner盒 )。 在操作性條件反射中強化的行為得到加強,而那些受到懲罰的行為則被削弱。 效果規律顯然對行為主義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在二十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行為主義繼續成為心理學的主流思想學派。

也被稱為:桑代克的效應定律

參考

Thorndike,EL(1898)。 動物智力:動物聯合過程的實驗研究。 心理學評論:專著增刊,2(4), i-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