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令人不安的世界吸煙事實

吸煙如何影響健康,死亡率和社會

如果你認為是時候戒菸了,或者剛剛戒菸,並且需要一些動力繼續前進,請使用下面的吸煙事實來加速你的腹部火勢,這將有助於你一勞永逸地打敗尼古丁成癮

24令人不安的世界吸煙事實

1)目前世界上有11億吸煙者,如果目前的趨勢繼續下去,預計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增加到16億。

2)中國擁有3億吸煙者,每年吸食約1.7萬億支捲菸,或每分鐘吸煙300萬支。 全球三分之一的香煙吸煙在中國。

3)世界範圍內,每分鐘購買約1000萬支香煙,每天售出150億支香煙,每年生產和使用5萬億美元以上的香煙。

4)典型的製造香煙含有約8或9毫克尼古丁,而雪茄的尼古丁含量為100至200毫克,有的高達400毫克。

5)如果整個攝入的話,有四到五支香煙中的尼古丁足以殺死一個普通的成年人。 然而,大多數吸煙者每支香煙只吸收一到兩毫克尼古丁,其餘的則被燒掉。

6)安伯格里斯,也被稱為鯨糞是成品香煙中使用的數百種可能的添加劑之一。

7) 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已知原因,香煙煙霧是苯暴露的主要來源。

在美國吸煙者中,90%的苯暴露來自捲菸。

8) 放射性鉛和pol香煙煙霧中均呈現低水平。

9) 氰化氫是香煙煙霧中存在的有毒副產物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用作種族滅絕化學劑。

10)來自陰燃香煙的煙霧通常含有較高濃度的香煙煙霧中的毒素,而不是呼出的煙霧。

11) 二手煙含有超過70種致癌化合物,其中11種已知為1類致癌物。

12)在今天的美國,煙草花費社會北美300億美元。 1700億美元用於醫療保健,超過1,560億美元則歸因於死亡和二手煙暴露導致的生產力損失。

13)每年有3000名非吸煙者死於主要由二手煙引起的肺癌。 超過33,000名非吸煙者死於與二手煙相關的心髒病。

14)今天在美國,一包捲菸的平均成本為6.36美元。 社會對健康護理和生產力損失的成本接近每包35美元。

15)吸煙是結核病的一個危險因素,也是導致死亡的一個危險因素。

16) 10例COPD死亡中約有8例是吸煙的結果。 COPD無法治愈,但如果吸煙者在發病初期戒菸,他們可以減緩或停止進一步的損害。

17)這些日子少吸煙的年輕人,但18歲和18歲以下的孩子仍然在美國以每天3,200的驚人速度嘗試他們的第一支香煙。 據估計,其中2100人每天都會成為每日吸煙者。



18)統計數據告訴我們,美國今天有560萬兒童死於吸煙相關疾病。 這相當於今天居住在美國的13個孩子中的1個。

19)今天西太平洋區域(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約有四分之一的青年將死於吸煙。

20)在它殺死我們之前,煙草通常會給我們帶來許多痛苦。 目前,大約有1600萬美國人患有煙草相關疾病。 換句話說,對於每一次死亡,30人都患有由煙草引起的疾病。

21)所有長期吸煙者中有一半將死於與煙草有關的死亡。

22)每5秒鐘,世界某個地方的人們就會失去煙草生活。 這意味著每年約有600萬人死亡。 這一數字包括60萬非吸煙者死於與二手煙暴露有關的疾病。 在2004年,兒童佔非吸煙者死亡人數的28%。

23)吸煙者平均在不吸煙的朋友和家人面前死亡13或14年。

24)世界各地的20世紀,煙草使用奪去了1億人的生命。 預計在21世紀將有10億人喪生,除非在全球範圍內開展嚴肅的反吸煙工作。

把你的生活帶回來

作為吸煙者,我們很早就會學習在我們的吸煙習慣和每一根吸煙的煙霧對自己造成的嚴重殘酷現實之間架起一道拒絕的心理壁壘。

我們告訴自己謊言,讓我們在一定程度上感到舒適。 我們說我們有時間戒菸......癌症不在我們的家庭中......我們可以隨時停止......我們希望......壞事發生在其他人身上。 而且由於吸煙通常是一個緩慢的殺手,這些謊言支持我們拒絕多年和數年的框架。

但最終,大多數吸煙者發現這堵牆開始崩潰,並且一點一點吸煙成為一種可怕的焦慮活動。 這是大多數吸煙者開始認真考慮如何找到戒菸的方法。

從尼古丁成癮恢復過程中的關鍵一步涉及突破拒絕的牆壁,以吸煙在適當的光線。 我們需要學習如何看待我們的香煙不是我們無法生存的朋友或夥伴,而是他們真正的可怕殺手。

如果你是一位吸煙者,希望你能戒菸,那麼請立即開始挖掘你的心思,並且做好現在 戒菸所必需的工作 你永遠不會後悔。

資料來源:

煙草:真正的吸煙成本。 美國癌症協會。 2016年7月訪問。

捲菸垃圾 - 可生物降解? 訪問2016年7月。清潔弗吉尼亞水道 - 朗伍德大學。

吸煙的健康後果:外科醫生總報告2004.衛生和人力資源部 - 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

吸煙和煙草使用: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2016年7月訪問。

煙草事實與數字。 2016年7月訪問。BeTobaccoFree.gov。

非自願接觸煙草煙霧的健康後果:外科醫生報告 2007年1月4日。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