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為什麼相信自己的事情

面對挑戰時,你覺得你可以站起來,完成你的目標,或者你放棄失敗? 你是否喜歡經典兒童書中著名的小火車引擎(“我認為我可以,我想我可以!),或者你懷疑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夠站起來並克服生活中的困難?自我效能感,或者你對自己處理各種情況的能力的信念,不僅可以在你對自己的感受方面發揮作用,而且可以在你成功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方面發揮作用。

自我效能的概念是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的社會認知理論的核心 ,該理論強調觀察性學習 ,社會經驗和相互決定論在發展人格中的作用。

根據班杜拉的觀點,一個人的態度,能力和認知技能包含了所謂的自我係統。 這個系統在我們如何看待情況以及我們如何應對不同情況下發揮著重要作用。 自我效能是這種自我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什麼是自我效能?

根據Albert Bandura的說法,自我效能是“相信自己有能力組織和執行管理未來情況所需的行動方案。” 換句話說,自我效能是一個人相信自己在特定情況下獲得成功的能力。 班杜拉將這些信念描述為人們思考,行為和感受的決定因素。

由於班杜拉出版了他的1977年的開創性論文“自我效能:走向統一的行為變化理論”,該主題已成為心理學研究最多的話題之一。 為什麼自我效能在心理學家和教育工作者中成為如此重要的話題? 正如班杜拉和其他研究人員所證明的那樣,自我效能可以對心理狀態,行為和動機等各種因素產生影響。

自我效能的作用

幾乎所有人都可以確定他們想要完成的目標,他們想要改變的事情以及他們想要實現的目標。 但是,大多數人也意識到,將這些計劃付諸行動並不那麼簡單。 班杜拉和其他人發現,個人的自我效能在接近目標,任務和挑戰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自我效能感強的人:

自我效能感弱的人:

自我效能的來源

自我效能如何發展? 隨著兒童處理各種各樣的經歷,任務和情況,這些信念開始在童年早期形成。 然而,自我效能的增長並不是在青少年時期結束,而是隨著人們獲得新的技能,經驗和理解而持續演變。

據班杜拉說,有四種主要的自我效能來源:

1.掌握經驗

“發展強烈的效能感最有效的方法是通過掌握經驗,”班杜拉解釋說。 成功完成任務會增強我們的自我效能感。 但是,如果沒有充分處理任務或挑戰,就會破壞和削弱自我效能。

2.社交建模

目睹其他人成功完成任務是自我效能的另一個重要來源。 根據班杜拉的說法,“通過持續的努力看到與自己相似的人能夠成功,這引發了觀察者的信念,即他們也具備掌握可比較活動的能力。”

3. 社會說服

班杜拉還聲稱,可以說服人們相信他們有能力成功的技能和能力。 考慮一下當某人說出積極和鼓勵的事情幫助你實現目標的時候。 獲得別人的口頭鼓勵有助於人們克服自我懷疑,而是專注於盡力完成手頭的任務。

4.心理反應

我們自己的反應和對情況的情緒反應也在自我效能中發揮重要作用。 情緒, 情緒狀態 ,身體反應和壓力水平都會影響一個人在特定情況下對個人能力的感受。 在公開發言之前變得極度緊張的人可能會在這些情況下產生弱的自我效能感。

然而,班杜拉也指出:“情緒和生理反應的強度不是很重要,而是重要的,而是它們如何被感知和解釋。” 通過學習如何在面對困難或具有挑戰性的任務時盡量減少壓力並提升情緒,人們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

>來源:

> Bandura A.通過自我效能機制行使個人代理權。 在R.施瓦澤(編輯), 自我效能:思想控制的行動。 華盛頓特區:半球:泰勒和弗朗西斯; 1992年。

>班杜拉A. 變革社會的自我效能。 英國劍橋:劍橋大學出版社; 1995年。

>班杜拉A.自我效能。 在VS拉馬紹德蘭(編輯), 人類行為百科全書 ,4。 紐約:學術出版社; 1994年。

> Bandura A.自我效能:走向行為改變的統一理論。 心理學評論 1977; 84,19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