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披露對關係的影響

當你遇到一個新的人時,你是否立即與你分享個人生活的私密細節? 或者你是否持有這些信息,只與少數幾個人分享關於自己的私人事情? 這種分享關於你的生活的個人細節 - 你的感受,想法, 記憶和其他類似的東西 - 被稱為自我表露。

如果你傾向於馬上分享很多,那麼你可能會有很高的自我披露水平。 如果您對這些事情更加保留,那麼您的自我披露水平就會降低。

但是,這種自我披露要求的不僅僅是你願意告訴別人你自己多少; 它也是親密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各種社會關係絕對至關重要。 畢竟,如果你不願意與你的伴侶分享你的想法和經歷,浪漫將會走多遠?

相互贈與

建立一個成功的合作關係需要合作夥伴之間的相互支持。 在新關係的早期階段,自我披露可能會受到更多限制,但人們越來越接近和深入參與的部分原因是,他們越來越願意與其伴侶分享信息。 為了建立一種深度和信任關係,某種程度的自我披露是必要的,而且這種關係越親密,這種披露就越深入。

自我披露有時會順利進行 - 它可以導致與你每天接觸的人更密切的關係和更好的共同理解。 但有時候這些個人啟示並沒有按計劃進行。 在面試過程中,你有沒有說過太多? 或者在Facebook上發布了一些過於個人化的內容?

不適當的或定時不准的時間有時會導致尷尬,甚至可能損害人際關係。 成功的自我披露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人們共同分享的關係類型,傳播信息的環境以及當事人共享的親密關係。

隨著關係越來越密切,自我披露也越來越多

那麼人們如何確定什麼要披露自己和什麼時候? 根據社會滲透理論,認識另一個人的過程的特點是相互分享個人信息。 這種來回的自我披露會影響關係發展的過程,包括關係形成的速度以及關係變得多麼緊密。

在一段關係的初始階段,人們往往對與他人分享的次數更加謹慎。 無論你處於友誼的早期階段,還是工作夥伴關係,或是浪漫的事情,你都可能會更加默默地分享你的感受,希望,想法,夢想,恐懼和回憶。 隨著關係越來越密切,當你開始與另一個人分享越來越多的信息時,你的自我披露水平也會增加。

當其他人分享時,人們傾向於分享更多

當有人告訴你一些非常個人化的東西時,你是否曾經感到不得不分享自己生活中的一些類似細節? 這就是所謂的互惠規範 ,經常讓我們感到壓力,與其他已經向我們洩露了關於他們自己的生活和感受的人分享。 如果有人告訴你讀完一本書後他們的感受,那麼你可能會覺得需要回應並清楚說明書的感受。 如果某人從他們最近的過去中分享了一段痛苦的經歷,那麼你可能也需要將你在自己的生活中遇到的類似困難聯繫起來。

為什麼我們覺得需要在這種情況下回報? 當某人分享一些親密的東西時,會造成一種不平衡。 你突然對這個人很了解,但他們可能不太了解你。 為了消除這種不公平現象,你可以選擇分享一些能夠幫助你平衡你和其他人之間共享信息的水平。

可能影響自我披露的因素

研究人員發現,許多不同的因素會對自我披露產生影響。 整體人格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自然外向和與他人建立關係的人更容易在關係中更早地自我披露。 自然內向或保留自然的人往往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認識其他人,這往往受到他們拒絕透露自己事情的傾向的影響。 這些人通常只向自己熟悉的人自我披露,但他們缺乏自我披露往往會讓其他人難以真正了解他們。

情緒是影響人們選擇與他人分享多少個人信息的另一個因素。 研究人員發現,處於好心情的人比心情不好的人更容易進行自我表露。 為什麼? 因為心情愉快會使人更加樂觀和自信,同時心情不好會使人更加內斂和謹慎。

孤獨的人也傾向於自我披露比不孤獨的人少得多。 不幸的是,這種缺乏自我披露可能會讓人們更難了解那些孤獨感 ,從而加劇個人孤獨感 。 研究人員還發現,有時候人們焦慮或害怕某事的情況會增加他們與他人分享的次數,常常是獲得支持和緩解這些恐懼的一種方式。

我們如何將自己與其他人進行比較也會影響我們選擇自我披露的程度。 根據社會比較過程 ,人們傾向於根據他們如何衡量他人的情況來判斷自己。 如果你覺得你和周圍的人比較好,那麼你更有可能披露你的技能,知識,能力和才能。 如果你覺得其他人在這些方面優於你,那麼你可能不太可能揭示你自己的這些方面。

研究人員還發現,對自我表露的擔憂是人們在需要幫助時未能尋求治療的最常見原因之一。 治療顯然需要大量的自我披露,治療客戶通常需要與治療師分享一些關於他們自己的最親密和最令人痛苦的細節。 對於那些對自我披露不舒服的人來說,這可能是一項艱鉅的任務,使他們在真正需要幫助時不太可能尋求幫助。

最後的想法

自我披露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交流過程,對我們與他人的關係如何形成,進步和忍受有強大的影響。 我們如何分享,分享什麼,分享什麼,只是影響我們的自我披露是否有效和適當的幾個因素。

>來源:

Forgas,JP(2011)。 對自我披露的情感影響:對隱私和個人信息披露互惠的情緒影響。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0(3):449-461。 DOI:10.1037 / a0021129

> Ignatius,E.,&Kokkonen,M.(2007)。 促成口頭自我表露的因素。 北歐心理學,59(4):362-391。 DOI:10.1027 / 1901-2276.59.4.362

> Palmer,A.(2003)。 自我披露是不尋求治療的主要因素。 心理學監測,34(8),16。來自http://www.apa.org/monitor/sep03/factor.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