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後心理學偏見

你有沒有註意到事件發生後似乎更容易預測? 舉例來說,選舉結果往往在統計結果後更加明顯。 他們說後見之明是20/20。 換句話說,事情在事情發生總是顯得更加明顯和可預測。 在心理學中 ,這就是所謂的事後偏見,它不僅會對你的信仰產生重大影響,還會對你的行為產生重大影響。

讓我們仔細研究事後偏見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會如何影響您持有的某些信念以及您每天做出的決定。

什麼是事後偏見?

術後事後偏見是指人們不得不將事件視為比事實更可預測的傾向。 在事件發生之前,雖然你可能會猜測結果,但實際上沒有辦法真正知道會發生什麼。

事件發生後,人們常常相信他們知道事件發生之前的結果。 這就是為什麼它經常被稱為“我一直都知道”的現象。 在你最喜歡的球隊失去超級碗後,你可能會相信你知道他們會輸球(儘管在比賽開始前你並沒有這種感覺)。

這一現像在包括政治和體育賽事在內的許多不同情況中得到了證明。

在實驗中,人們經常在事件發生前回想起他們的預測,比實際情況強得多。

例子

例如,研究人員Martin Bolt和John Brink(1991)要求大學生預測美國參議院如何就最高法院提名人Clarence Thomas的確認進行投票。

在參議院投票之前,58%的參與者預測他會得到證實。 當托馬斯確認後,當學生再次進行調查時,78%的參與者表示他們認為托馬斯會獲得批准。

事後的偏見通常被稱為“我知道它一直存在的現象”。 它涉及到人們不得不假定他們知道結果已經確定後事件的結果。 例如,參加棒球比賽后,您可能會堅持讓您知道勝出的球隊會事先贏得比賽。

高中和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事後的偏見。 當他們閱讀課程文本時,這些信息可能看起來很簡單。 “當然,”學生在閱讀了一項研究或實驗的結果之後經常會想到。 “我一直都知道。”

然而,這對學生來說可能是一個危險的習慣,特別是當考試時間接近時。 通過假設他們已經知道這些信息,他們可能無法充分研究測試材料。

然而,對於測試時間來說,在多選題測試中出現許多不同的答案可能會讓很多學生意識到他們並不像他們認為的那樣了解材料。

然而,通過意識到這個潛在的問題,學生可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克服假設他們“知道它一直”的傾向。

說明

那麼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這種偏見的發生?

研究人員認為,三個關鍵變量之間的相互作用促成了這種傾向,認為事情比事實更可預測。

  1. 首先,人們往往會扭曲甚至誤解他們之前對事件的預測。 當我們回顧以前的預測時,我們傾向於認為我們確實知道答案。
  2. 其次,人們傾向於將事件視為不可避免的事情。 在評估發生的事情時,我們傾向於認為這是發生的事情。
  1. 最後,人們也傾向於認為他們可以預見到某些事件。

當所有這三個因素在某種情況下都很容易發生時,事後的偏見就更可能發生。 當一部電影到達終點時,我們會發現這個殺手真的是誰,我們可能會回顧我們對這部電影的記憶,並誤解我們對罪惡角色的最初印象。 我們也可以查看所有情況和次要角色,並相信在給出這些變量後,很明顯會發生什麼。 你可能會認為你一直都知道這部電影,但事實是,你可能沒有。

這種思維方式的一個潛在問題是它可能導致過度自信。 如果我們錯誤地認為我們會取得成功,我們可能會變得過於自信,並且更有可能承擔不必要的風險。 這些風險可能是財務上的,比如將太多的雞蛋放在有風險的股票投資組合中。 他們也可能是情緒激動人心的,比如把自己投入太多的關係中。

那麼,你有什麼可以做的,以抵消事後的偏見?

研究人員Roese和Vohs認為,抵消這種偏見的一種方法是考慮可能發生但沒有發生的事情。 通過對潛在結果進行精神審查,人們可以對真正發生的事情獲得更加平衡的看法。

>來源:

>邁爾斯,大衛G. 社會心理學(8版)。 麥格勞 - 希爾教育; 2005年。

> Roese,NJ,&Vohs,KD後見之明。 心理科學展望。 2012; 7(5):10.1177 / 1745691612454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