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k Erikson行情

來自著名精神分析學家的智慧語言

Erik H. Erikson是德國出生的心理分析師,成為二十世紀最著名和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 他因其著名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和創造術語身份危機而被銘記在心。

除了在哈佛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耶魯大學任教之外,他還撰寫了許多熱門書籍,其中包括“生命週期完成身份:青春與危機”

你可以通過閱讀他生平簡介,進一步探索他的心理社會理論 ,並仔細觀察人類發展八個階段的每一個階段 ,來了解更多關於埃里克埃里克森的信息。

以下是他作品中的一些著名引文。

論希望與意志

“希望既是生存狀態中最早也是最不可缺少的美德,如果生命要持續下去,希望必須保持下去,即使在信心受傷的情況下,信任也會受到損害。”
The Erik Erikson Reader ,2000)

“希望是可以實現熱切願望的持久信念,儘管存在著標誌著存在開始的黑暗渴望和憤怒。希望是信仰的發生基礎,並且受到瀰漫著關懷模式的成人信仰的滋養。”
The Erik Erikson Reader ,2000)

“因此,儘管在嬰儿期不可避免地經歷了羞恥和懷疑,但是,自由選擇和自我約束是不間斷的決心。”
The Erik Erikson Reader ,2000)

在兒童

“成長中的孩子必須從意識到自己掌握經驗的個人方式(他的自我綜合)是群體身份的成功變體,並且符合其時空和生活計劃,才能獲得令人振奮的現實感。”
身份與生命週期 ,1994)

“也許有一天,會有一個消息靈通,充分考慮並熱切的公眾信念,認為所有可能的罪行中最致命的是對兒童精神的殘害;因為這種殘害破壞了信任的生活原則,沒有這種原則,每個人行為,可能會覺得這麼好,看起來如此正確,很容易受到破壞性的良知形式的歪曲。“
青年路德:精神分析和歷史研究 ,1958)

“只有在確定了合理的認同感之後,才能與他人建立真正的親密關係。不確定自己身份的青少年會避開人際親密關係,並可能成為孤兒或成人在自發,溫暖或與他人的關係中實際交換友誼;但是人變得更為自我,更親密的是以友誼,領導力,愛和靈感的形式尋求。親密的對應是遠距離化,是否願意否認那些本質上對自己危險的力量和人群。“
身份與生命週期 ,1959)

“孩子們喜歡並希望被愛,他們非常喜歡成功的喜悅,以達到可惡失敗的勝利,不要把孩子誤認為是他的症狀。”
童年與社會 ,1950)

懷疑和絕望

“懷疑是恥辱的兄弟。”
(“自我身份問題” ,美國精神分析協會雜誌 ,1956年)

“絕望表達了這樣的感覺:時間短暫,對於嘗試開始新的生活並嘗試交替的道路以完整性來說太短了,這種絕望通常隱藏在厭惡或長期輕蔑的背後。

因此,誠信意味著情感整合,允許參與追隨者以及接受領導責任。“
身份與生命週期 ,1959)

關於弗洛伊德

“什麼是弗洛伊德的加拉帕戈斯,什麼物種在他尋找的眼睛前顫動著什麼樣的翅膀?人們常常被嘲笑地指出:他的創造性實驗室是神經科醫生的辦公室,主要物種歇斯底里的女士
第一部精神分析學家 ,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