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大腦可塑性?

經驗如何改變大腦

大腦可塑性,也稱為神經可塑性,是一個術語,指大腦因經驗而改變和適應的能力。 當人們說大腦具有可塑性時,他們並不是說大腦與塑料相似。 神經是指神經元,神經細胞是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組成部分, 可塑性是指大腦的可塑性。

腦可塑性的歷史與研究

直到20世紀60年代,研究人員認為, 大腦的變化只能發生在嬰儿期和童年時期。 到成年早期,人們相信大腦的物理結構大多是永久性的。 現代研究表明,大腦不斷創造新的神經通路並改變現有的神經通路,以適應新的體驗,學習新的信息並創造新的記憶。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認為,大腦可能不像1890年以前相信的那樣不變。在他的著作“心理學原理”一書中,他寫道:“有機物質,特別是神經組織,似乎具有非常非凡的可塑性“。 然而,這個想法多年來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

在20世紀20年代,研究人員卡爾拉什利提供了獼猴神經通路變化的證據。 到了20世紀60年代,研究人員開始探索那些遭受大規模中風的老年人能夠恢復功能的病例,這表明大腦比以前認為的更具可塑性。

現代研究人員還發現了大腦能夠在損傷後重新接線的證據。

為什麼大腦被認為是不變的原因

在他的開創性著作“改變自我的大腦:腦科學前沿的個人勝利的故事”中,諾曼多迪奇認為,大腦無法改變的這種信念主要源於三個主要來源,其中包括:

由於現代技術的進步,研究人員能夠獲得前所未有的大腦內部運作機會。 隨著對現代神經科學研究的興起,研究人員證明,人們並不僅限於他們所生的精神能力,而且受損的大腦往往能夠發生顯著的變化。

大腦可塑性如何工作

人腦由大約860億個神經元組成 。 早期的研究人員認為, 神經發生或新神經元的產生,在出生後不久即停止。 今天,據了解,大腦擁有重新組織途徑,建立新連接,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創造新神經元的卓越能力。

神經可塑性的特徵

有一些神經可塑性的定義特徵,包括:

  1. 它可以根據年齡而變化。 儘管整個生命週期都存在可塑性,但某些類型的變化在特定的壽命期間更為主要。 例如,大腦在未來的歲月中往往會發生很大的變化,例如,大腦不成熟並且自我組織。 一般來說,年輕人比大多數老年人更容易對經驗更敏感和更敏感。
  1. 它涉及各種過程。 可塑性一生都在進行,涉及神經元以外的腦細胞,包括膠質細胞和血管細胞。
  2. 這可能發生在兩個不同的原因。 由於學習,經驗和記憶的形成,或者由於大腦受損,可塑性可能會發生。 雖然人們過去相信大腦在一定年齡後變得固定,但更新的研究表明大腦從不停止變化以回應學習。 在大腦受損的情況下,例如中風期間,與某些功能相關的大腦區域可能受損。 最終,大腦的健康部分可能會接管這些功能,並且能力可以恢復。
  1. 環境在這個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遺傳也可以產生影響。 環境與遺傳之間的相互作用也在塑造大腦可塑性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2. 大腦可塑性並不總是好的。 大腦變化通常被視為改善,但情況並非總是如此。 在某些情況下,大腦可能受精神活性物質或可導致對大腦和行為有害影響的病理狀況的影響。

大腦可塑性的類型

有兩種類型的神經可塑性,包括:

我們的大腦如何變化

兒童生命的頭幾年是大腦快速增長的時期。 出生時,大腦皮質中的每個神經元都有大約2,500個突觸; 到三歲時,這個數字已經增長到每個神經元高達15,000個突觸。

然而,平均成年人的突觸數量約為其數量的一半。 為什麼? 因為隨著我們獲得新的經驗,一些關係得到加強,而另一些關係被消除。 這個過程被稱為突觸修剪。 經常使用的神經元發展更強大的聯繫,那些很少或從未使用的神經元最終會死亡。 通過發展新的聯繫和修剪弱者,大腦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

>來源:

> Doidge N.改變自我的大腦:來自腦科學前沿的個人勝利故事。 紐約:維京人; 2007年。

>詹姆斯W.心理學原理。 心理學史上的經典。 Green CD,ed。 1890年。

>科爾布B,吉布R.大腦可塑性和行為在發展中的大腦。 Clarke M,Ghali L,編輯。 加拿大兒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學會雜誌 2011; 20(4):265-276。

> Hockenbury SE,Nolan SA,Hockenbury D.發現心理學。 第7版。 紐約,紐約:價值出版社; 2016年

> Hoiland E.腦可塑性:它是什麼? Chudler EH編輯。 兒童神經科學。 華盛頓大學。